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综述

  • 全球萤石资源供需形势分析及对我国萤石产业发展的建议

    彭春艳;

    萤石作为不可再生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其资源安全直接关系到新能源、新材料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全球多国均将萤石列为关键矿产并加强资源管控,而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萤石资源国、生产国和消费国,其供需格局变化对全球产业链具有决定性影响。本文基于近年来全球萤石产业数据,系统分析了全球萤石资源分布、生产情况、消费及贸易流向,为我国萤石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保障我国萤石资源安全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2025年04期 No.172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 中国高纯石英资源供需现状与资源保障程度研究

    赵武广;李杨林;杨志;刘章龙;李永兴;张仕建;杜佳辉;李栋;

    作为半导体、光伏及光纤通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替代的基础材料,高纯石英的战略性地位随着全球科技竞争加剧持续攀升。本文分析中国高纯石英供需现状及保障程度,为保障中国高纯石英资源安全提供依据。本次研究全面梳理了中国高纯石英的资源特征、矿床类型、勘查进展,结合国内高纯石英供给与需求形势、进出口情况,分析了中国高纯石英供需现状、未来需求和保障程度,并就当前形势提出建议。当前中国高纯石英资源禀赋较差,加工技术不强,对外依存度较高,供应体系面临一定风险,保障形势较严峻。未来需加强高纯石英资源的勘查,推动产学研用结合,提升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多元化供应链,降低对外依赖,以提升保障能力。

    2025年04期 No.172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开发利用

  • 安徽膏盐类矿产勘查开发及产业前景

    殷张明;詹建华;张徐;王超峰;胡甦;段传波;

    本文聚焦安徽地区膏盐类矿产,探讨其勘查开发及产业前景。膏盐类矿产如石膏、岩盐和芒硝等在工业领域应用价值重大,研究其勘查开发形势对保障我国资源安全意义非凡。通过梳理膏盐类矿产用途,回顾勘查研究历程,分析资源分布特征、成矿类型、开发利用现状,得出主要结论:安徽膏盐类矿产资源丰富,以沉积型矿床为主,主要分布于定远地区和沿江地区。开发利用方面,硬石膏矿多地下开采,定远是二水石膏和岩盐、芒硝生产基地。未来,石膏矿市场需求预计持续增长,工业副产石膏应用或更广泛;我国制盐业产能过剩,但高质量食盐产品需求将上升;钙芒硝行业有发展潜力也存在投资风险。

    2025年04期 No.172 11-1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9K]
  • 广东连州市碳酸钙资源和产业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建议

    彭银波;夏维晟;

    连州市拥有高品质石灰岩、大理岩和白云岩等资源优势,为碳酸钙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分析其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高质量发展建议:明确“中国钙基多功能高新材料之都”战略定位;规划高端化、功能化产品并进行产业链延伸;实施包括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编制产业规划、成立产业管理办公室以及加大原矿开采供应等系统性保障措施。研究成果对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4期 No.172 16-2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 河南信阳笃祜店建筑石料用大理岩矿地质特征及开发利用简析

    马群;孙春晓;李永良;周娟;陈传刚;

    信阳市笃祜店建筑石料用大理岩矿赋存于古元古界秦岭岩群雁岭沟岩组(Pt_1y.)地层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地表出露长约3100m,宽335~520m,矿床规模为大型;矿体厚度变化系数11.16%,厚度变化稳定,矿石质量等级为Ⅰ类。矿山开采技术条件良好,区位优势明显。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25年04期 No.172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0K]

矿产资源

  • 河南栾川县段家庄萤石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张沐;马红义;冀卫平;朱传凯;王栋;

    河南省栾川县段家庄萤石矿位于华北地台南缘栾川—嵩县—汝阳—鲁山萤石矿集区的西段,其估算的CaF_2矿物量50多万吨。本次通过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矿石质量以及成因机理分析与综合总结,发现段家庄萤石矿的成矿作用与合峪花岗岩体以及区域上的北西构造关系密切;矿床主要发育在断裂构造中,矿体的规模、产状、延展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矿物为萤石,其他矿物有石英、斜长石、钾长石和云母等;矿床类型属于裂隙充填中—低温脉状矿床。总结段家庄萤石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对该区域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25年04期 No.172 25-2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5K]
  • 河南四里店——独树地区萤石矿成矿物质来源及成因探讨

    高婉露;丁世先;周星帆;杨新新;王英超;王灿林;

    研究四里店—独树地区萤石矿矿床成因,建立研究区萤石矿成因模型。研究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进行稀土元素分析。研究结果:萤石的稀土配分型式属于轻稀土富集型。黄土岗萤石矿显示的Eu负异常,以及弱的Ce正异常均指示成矿温度较低,且为还原环境。周庙萤石矿中的Eu既有正异常又有负异常,表明在成矿前后经历了高温到低温的变化。Y/Ho-La/Ho关系图表明研究区萤石矿成矿流体来源可能是一致的。Tb/Ca-Tb/La和La+Y-Y/La关系图表明,研究区萤石矿是岩浆热液作用的产物,且黄土岗萤石矿成矿热液与碳酸岩盐围岩发生了明显的水岩反应。综合稀土元素分析图解以及矿床地质特征,推测萤石矿中的F来源于岩浆岩,Ca来源于碳酸盐围岩,研究区萤石矿的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

    2025年04期 No.172 30-3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 江西东源伟晶岩风化高岭土矿床成矿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分析

    余飞;

    东源高岭土矿床位于江西省宜黄县,处于雩山隆起北部与武夷隆起带西部的构造交接部位,属伟晶岩风化砂质高岭土矿床类型。本文通过系统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及成矿条件,揭示了其成因机制与找矿标志。研究表明东源高岭土矿成矿作用受多因素协同控制:(1)母岩为富铝伟晶岩,碱性长石风化释放Al~(3+)与SiO_2,在弱酸性水溶液中重组为高岭石;(2)亚热带湿热气候加速化学风化,促使长石水解及杂质淋滤;(3)构造活动加速物理风化和地下水淋滤,促进成矿物质富集;(4)地貌上,山顶、缓坡地段风化壳保存完整,灰白色低铁质风化层为优质矿体的重要标志。研究提出,找矿应聚焦伟晶岩体及特定地貌单元的风化壳,并结合矿物色调与化学成分特征。该成果为区域高岭土资源勘探与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2025年04期 No.172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8K]
  • 河南鲁山县李沟硅灰石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王军;邢贤刚;马红义;朱华增;

    河南省鲁山县李沟硅灰石矿矿物量700多万吨,矿体产于燕山期熊背二长花岗岩体与中元古界熊耳群马家河组地层的接触带上,其中K1硅灰石矿体厚度最大为70.33m,以层状为主,局部为透镜状;主要矿物为硅灰石、透辉石、透闪石,属热液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本文研究了硅灰石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特征、矿床成因,并对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对周边进一步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2025年04期 No.172 41-4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7K]
  • 云南安宁白泥山磷矿磷赋存状态研究

    谢菱芳;任帅鹏;胡耀东;高利远;白宇龙;

    云南安宁白泥山磷矿属于中型风化淋滤残积型磷矿床。本文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偏光显微镜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MLA分析等手段对白泥山磷矿进行磷赋存状态研究,查明影响选矿指标的矿物学因素。结果表明:白泥山磷矿主要由粘土质磷块岩、硅质磷块岩、磷质砂岩、泥岩、少量白云岩组成。矿石中P_2O_5的含量为23.97%,达到磷矿床最低工业品位,矿石品级属磷块岩矿床Ⅲ级,其矿物组成简单,矿石矿物主要是氟磷灰石(隐晶质胶磷矿、显微晶质氟磷灰石),少量纤磷钙铝石、块磷铝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粘土矿物、石英、褐铁矿、白云石。磷的赋存情况集中,95.19%的磷赋存于氟磷灰石中,有利于针对性制定选矿工艺进行富集和回收;隐晶质胶磷矿结晶粒度很细,与硅质、粘土矿物、铁质混杂分布,在磨矿过程中这部分隐晶质胶磷矿无法充分解离,磷精矿中含硅、铝、铁等杂质元素,影响磷精矿品级;磷矿中氟磷灰石按结晶粒度分为隐晶质胶磷矿、微—泥晶氟磷灰石、纤柱状氟磷灰石,不同形态的氟磷灰石可能对浮选药剂存在不同的选择性,影响磷的选矿指标。

    2025年04期 No.172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 河南方城县独树镇萤石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韩天成;薛艳;文景;马洪勇;

    河南省方城县独树镇萤石矿地处豫西南成矿带牛心山—祖师顶铌铁铅锌金萤石滑石成矿亚带,具有优越的成矿条件。该萤石矿主要产于新元古界栾川群南泥湖组大理岩和矽卡岩中。萤石的矿石类型以条带状矿石和致密块状矿石为主。通过对研究区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的分析,认为该区萤石矿床的形成是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成因类型为热液充填矿床,成矿作用经历了矿源层形成期和热液成矿期两个阶段。

    2025年04期 No.172 51-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5K]
  • 安徽岳西菖蒲地区金红石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郑明辉;曾俊;段传波;

    岳西菖蒲地区金红石矿为榴辉岩型原生金红石矿,由基性富钛原岩,经过榴辉岩相变质形成,主要赋存于程家河岩组、桥岭岩组的榴辉岩中。矿体产状、形态受区内韧性剪切带等构造控制,延伸几米到几百米不等,宽1.5~12m。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是我国原生金红石矿床的最重要类型,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矿床成因,提出了找矿方向,为该类型金红石矿的找矿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2025年04期 No.172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9K]
  • 江西安福县马石高岭土、瓷石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廖传茂;

    安福县马石高岭土、瓷石矿位于华南成矿省钦杭东段南部成矿带,处于莲花—永丰坳褶带成矿亚带内,是近年来提交的大型高岭土、瓷石矿床之一。本文以该高岭土、瓷石矿床为研究对象,对其地质特征与矿体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明确其高岭土矿床成因类型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型,并建议将本地区出露地表的花岗岩类作为瓷石矿的重点勘查目标。这一研究成果为周边地区高岭土及瓷石矿的进一步找矿勘查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2025年04期 No.172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试验研究

  • 四川雅安——甘孜地区白色大理岩矿物学特征和开发利用研究

    王勐;

    为加深对雅安—甘孜地区饰面用白色大理岩的基本认识,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资源,笔者通过多种岩矿分析测试方法,对宝兴、石棉、康定等地大理岩矿进行了对比研究。查明了三地大理岩在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化学成分等方面的相似性,以及在硬度、强度、白度、光泽度等物化性能方面的差异性;研究了其性质差异的形成机理;以期指导在实际生产中,优化加工工艺,优选加工设备,有效提高石材的板材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2025年04期 No.172 65-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0K]
  • 鲁塘煤系隐晶质石墨选矿试验研究

    张岩;马骏辉;李艳;丁晓姜;

    对鲁塘煤系隐晶质石墨低品位矿石进行了实验室选矿试验研究。对比了单一浮选和重液浮沉—浮选联合流程的选矿指标差异和药剂制度差异。单一浮选流程采用三段磨矿,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和七次精选的闭路流程,可以获得固定碳品位89.01%的浮选精矿,精矿回收率84.99%;重液浮沉—浮选联合流程采用2.3g/cm~3的分选比重对原矿+0.5mm粒级进行抛尾,重液浮沉粗精矿与原矿-0.5mm粒级合并,进行浮选,采用两段磨矿,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和六次精选的闭路流程,可以获得固定碳品位90.03%的浮选精矿,精矿回收率87.36%。重液浮沉—浮选联合流程的选矿指标明显优于单一浮选工艺,且浮选流程更简单,药剂用量更低,对煤系隐晶质石墨的高值利用更具参考意义。

    2025年04期 No.172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 工业固废复合胶凝材料与消石灰改良膨胀土的性能对比及冻融/干湿循环破坏研究

    张晓果 ;杨博 ;赵亚婷 ;胡光胜 ;马金戈 ;

    利用电石渣、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废制备复合凝胶材料,对比消石灰,探究其改良膨胀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抗冻融及干湿循环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固废复合胶凝材料改良膨胀土时,多组分协同作用形成复杂的胶凝体系,多元水化产物的交织网络使其CBR值与无侧限抗压强度优于消石灰改良土,且前者抗冻融性能和干湿性能更优;干湿循环时,改良膨胀土内部毛细孔经历“干燥—蓄水”剧烈变化,压力变化巨大,致使其结构出现失稳破坏。因此,避免路基填料含水率剧烈变化有利于保障膨胀土路基稳定。

    2025年04期 No.172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5K]

技术方法

  • 石灰石矿山露采边坡的动力响应特性及失稳模式分析

    樊鑫;陈万勇;王承波;杨明俊;吴丹;

    随着人类活动对矿产资源需求量的增加,矿产资源开采导致的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因此,对露采矿山边坡的动力响应特性和失稳模式进行试验和分析尤为必要。本次研究采用FlAC3D软件进行露采矿山边坡数值模型构建,并在边坡表面和内部设置加速度监测装置,使用粘性边界和自由场边界共同构建模型动态边界条件,利用强度折减法计算边坡安全系数。试验表明,不同软弱夹层厚度的边坡均在140~175m之间取得最小加速度放大系数,软弱夹层0m时最小值为1.74,分别比3m、6m以及10m低了0.87、0.35和0.08。随着地震波幅值增加,边坡安全系数逐渐下降,其中水平地震波对边坡安全系数影响更大。在台阶高度和坡面角变化中,安全系数平均下降值分别为0.047和0.107。由此可知,边坡台阶坡面角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更大,在实际生产中需要设置较小的台阶坡面角和台阶高度。

    2025年04期 No.172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 废弃采石场分类及生态修复技术组合模式研究

    胡荣荣;葛尹仁;王国强;孟宪森;方海伦;余晓霞;

    废弃采石场是当前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重要对象之一,采石遗留的废弃矿山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能够有效地指导后续生态地质环境的修复工作。本文从影响废弃采石场治理的宕口规模、岩体质量、坡形参数、自然绿化程度等关键因素入手,系统构建了从容易到困难四级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的目标定位,分析当前各类主要治理技术方法的利弊,总结形成了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的四类技术组合模式。实践表明,在分类的基础上,多种技术手段的合理组合应用,其修复成效要优于单一技术手段治理。本文能为废弃采石场生态环境治理“一矿一策”模式的选取、节约治理工程投资、提高治理成效提供良好的借鉴。

    2025年04期 No.172 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 下载本期数据